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中消协点名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大投诉热点

5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在官网发布《2025年之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文中公布了八项具体的投诉热点分析及典型案例,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三类投诉较为集中的新问题。

中消协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销售模式转变及产品更新节奏加快,一些企业在营销和售后服务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纠纷的发生,具体表现为定金退款争议频发、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和补贴兑现落空引发纠纷三个方面。

首先,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多数厂商采用预售模式,部分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因车辆交付延迟、配置与宣传不符等原因申请退款,但商家以“订单已锁定不可更改”等为由拒绝退还;

其次,部分消费者反映,刚购车不久厂家即推出配置更高、价格更优的新款车型,消费者心理落差明显;

最后,商家在宣传中承诺的 *** 补贴、置换补贴或其他优惠在实际交付过程中未能兑现,从而引发纠纷。

中消协公布的一则具体案例显示,孙先生称其于2025年2月5日缴纳订金购买该品牌新能源汽车,2月9日缴纳剩余费用,共计13.28万元,2月10日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办理完机动车登记手续的当晚,该品牌发布智驾系统并且全系标配。

消费者称在与该品牌销售沟通购买车型及其价格时,销售人员并没有告知车型即将停产,且购买的车型仅仅上市三个月。消费者认为销售人员在明确知道车辆将会重大升级的情况下,依然不对消费者明确告知,反而加快办理速度,让其在发布会当天完成交易,并承受莫大损失。消费者投诉要求商家对其购买的车辆进行免费升级或提供等额的经济补偿。

中消协认为,作为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应摒弃“重营销、轻履约”的短视行为,强化合规销售和售后保障,建立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在销售协议等条款中应清晰标注车辆配置、交付时间、退款条件等;明示各类补贴政策适用范围、申请流程及截止时间,不隐瞒限制条件。加大对价格变动和车型更新等营销环节的信息披露,平衡好企业自主经营与消费者体验之间的关系,切实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美国股市:交投趋于谨慎 主要股指陷入盘整
  • 72小时暴涨40%,以太坊发生了什么?
  • 重庆大学通报“本科生发14篇SCI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撤销其获得荣誉
  • 所有汽车公司都把战略重心放在了利润更高的SUV车型上 | 2025上海车展
  • 构建菌株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上海交大科研成果登上《自然》
  • 洗冤录|县令遇豪强:黄榦处理的一起地产纠纷案
  • 中国银行: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 客流创纪录但经营亏损,深圳地铁的TOD模式走到十字路口
  • 五月京城巅峰对决 | 2025 IAI全场大奖PK创意赛
  • 人工智能三次元创造战略
  • 比砒霜还毒!3岁女童大把脱发、走路如踩棉花,查出急性铊中毒
  • 4月对非美国地区出口增13%,我国外贸呈现强劲韧性
  • 广西终止抗旱四级应急响应,秋冬春连旱致238.2万人受灾损失7.2亿元
  • “一揽子金融政策”发布 华商基金张永志最新解读
  • 全面提升中俄关系的高度、维度、韧度(和音)
  • 上海浦东机场T1国内出发安检24小时开放?回应:属实,五一假期开始的
  • 敦豪(DHL)将关闭南加州仓库,裁员346人
  • 一周新车盘点 | 极氪009光辉增典藏版 蔚来萤火虫正式上市